淮河流域基本情况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位于东经111o55'~121o20',北纬30o55'~36o20'之间,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和如泰运河与长江流域接壤,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内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千米和8万平方千米。淮河流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为山丘区,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3,其余为平原(含湖泊和洼地),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主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千米,总落差200米。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水道和废黄河等出路。淮河上游河道比降大,中下游比降小,干流两侧多为湖泊、洼地,支流众多,整个水系呈扇形羽状不对称分布。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流域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运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主要流经山东、江苏两省,经新沭河、新沂河东流入海。两大水系间有京杭运河、分淮入沂水道和徐洪河沟通。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8毫米(1956—2016年系列,下同),北部沿黄地区为600~700毫米,南部山区可达1400~1500毫米。汛期(6—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50~75%。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06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75%。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自12世纪起,黄河夺淮近700年,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淮河失去入海尾闾,中下游河道淤塞,淮河水患不断加剧,黄河夺淮初期的12世纪、13世纪,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35次,16世纪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0年间,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年、1954年、1957年、1975年、1991年、2003年、2007年、2020年等年份淮河发生了较大洪涝灾害,1966年、1978年、1988年、1994年、2000年、2009年、2014年、2019年等年份发生了较大旱灾。
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的覆盖区域,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主要集聚地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5省(由于湖北省的淮河流域面积仅1410平方千米,通常说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4省)40个地级市,237个县(市、区),2018年常住人口约1.64亿(户籍人口约1.91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8%,城镇化率为54.2%,流域平均人口密度为607人/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2倍。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8.36万亿元。流域耕地面积约2.21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11%,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4。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探明储量700亿吨,两淮煤电基地通过“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外送上海等地超500亿度电量,是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电基地。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区内铁路干线纵贯南北、横跨东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京杭运河、淮河等航道通江达海。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诞生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众多思想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郑州、开封、曲阜、亳州、扬州、淮安等10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河流域水利发展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灌溉工程和邗沟、鸿沟人工运河,隋唐的汴渠,元明清三代修建的京杭运河和洪泽湖大堤等,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4年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芍陂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淮河流域特有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
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70年来,面对水利基础设施残破,水旱灾害频发的落后局面,新中国治淮始终秉持“蓄泄兼筹”方针,上游兴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利用湖泊洼地滞蓄洪水,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扩大入江入海能力下泄洪水,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形成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淮、江苏省苏北引江为“四纵”,以沿淮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一横”,以水库水闸等为“多点”的“四纵一横多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网络。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开展,水利信息化从无到有、日臻完善。与流域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
(一) 防洪除涝减灾
经过70年建设,淮河流域基本形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分洪河道、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
——淮河干流河道扩大和整治。淮河干流上中游采取加高加固堤防、退建束水堤段、清除阻水障碍、切滩疏浚河道、建设行蓄洪区等措施,增强蓄洪、排洪能力;开挖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分泄淮河洪水;兴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进一步提高洪水调度和防控能力;兴建加固淮河干流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等干流堤防和淮南、蚌埠城市圈堤。进入21世纪以来,结合淮干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进一步整治淮河中游河道,巩固和扩大淮河中游河道泄量。
淮河干流下游加固洪泽湖大堤,兴建三河闸,全面整治入江水道;开挖分淮入沂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建成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淮河下游排洪能力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不足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5270~18270立方米每秒。整治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川东港等独流入海河道,提高里下河地区的防洪除涝防潮标准。
——沂沭泗河水系整治。从“导沭整沂”和“导沂整沭”工程开始,开挖了新沭河、新沂河两条排洪入海河道,结束了沂沭泗河洪水遍地漫流的历史,相继建成南四湖二级坝、韩庄节制闸等控制枢纽。在南四湖湖西地区开挖疏浚了洙赵新河、东鱼河、复新河等排水河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按规划实施了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部分工程,1991年起续建并完成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实现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就近入海,南四湖洪水南下出路较为畅通。沂河、沭河、泗河上游河道治理已启动实施。
——水库建设和加固。流域内修建水库6300余座,总库容329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44座,总库容239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78座,总库容49亿立方米;小型水库6100余座,总库容41亿立方米。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与效益发挥,有计划地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行蓄洪区建设和调整。流域内现有洪泽湖、南四湖、高邮湖、骆马湖等4处大型湖泊,设计总库容209.6亿立方米;利用湖泊洼地建成一批行蓄洪区,几经调整,现有濛洼、城西湖等14处干支流蓄滞洪区,总设计蓄滞洪量122亿立方米;姜唐湖、寿西湖等13处淮河干流行洪区,充分运用可分泄河道设计流量的20%~40%。正在实施淮河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按规划实施完成后,淮河干流行洪区将调整为6处,淮河流域行蓄滞洪区总量调整为21处。
为缓解行蓄洪区启用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在蓄滞洪区内实施安全建设,兴建进退洪控制工程、庄台、保庄圩以及撤退道路、避洪楼、预警报警系统等。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及滩地移民迁建,累计安置河南、安徽、江苏3省49万人;2010年以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了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逐步将河南、安徽、江苏3省居住在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设计洪水位以下以及行蓄洪区庄台上超过安置容量的人口搬迁至安全地区,截至2019年年底,已累计安排迁建38万人,使他们远离洪水威胁,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堤防、水闸及泵站建设。兴修加固各类堤防约6.3万千米,其中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南四湖湖西大堤、新沂河大堤、苏北灌溉总渠右堤等1级堤防2283千米。已建成海堤约1100千米。
建成各类水闸约2.2万座,其中大型水闸160座;建成泵站约6.5万座,其中大型泵站52座,有效提高了防洪除涝控制能力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1991—2010年,对黑茨河、包浍河、奎濉河、汾泉河、洪汝河、涡河、沙颍河等淮北重要支流进行治理。2010年以来,对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史灌河、北汝河、淠河、新汴河、射阳河、洙赵新河、小清河等重要支流的重点河段进行了治理;对流域面积3000平方千米以下的中小河流进行了大规模治理。
——重点平原洼地治理。1952年,淮委召开了豫皖苏3省治淮除涝代表会议,除涝问题提上治淮日程,淮北地区先后实施了河道整治、五河内外水分流、除涝配套等工程;里下河地区开挖新通扬运河等引排河道,推行水利河网化,扩大外排入海能力;南四湖湖西平原实施水系调整,开挖洙赵新河等排水骨干河道,实施高低水分排,洪涝水分治等。经过多年治理,流域具备了一定的除涝抗灾能力,但总体排涝标准仍然偏低,1991年、2003年和2007年洪水造成的涝灾损失占洪涝灾害的2/3以上。21世纪以来,按照成片治理的原则,治理了安徽省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江苏省川东港及里下河、南四湖、黄墩湖等洼地,山东省南四湖片洼地,以及利用世行贷款治理了流域四省20片洼地。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基本形成。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来已久,70年来,淮河及沂沭泗河水系上中游山丘区修建了佛子岭、出山店、岸堤等一批水库拦洪蓄水;在淮河干流、沙颍河、涡河、沂河、沭河等上,修建了众多拦河闸坝、引提水工程,分级蓄水、沿河提水开发利用当地水;豫东、鲁西南兴建的引黄工程每年引黄20亿~30亿立方米,为淮河沿黄灌区和郑州、开封、商丘等城市提供水源。1962年在淮河干流建成的蚌埠闸、2008年在沂河上建成的刘家道口枢纽等骨干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以及2017年年底建成通水的淮水北调工程,在发展农业灌溉的同时为蚌埠、淮南、临沂、宿州、淮北等重要城镇提供生活、生产水源。目前,流域内水库、塘坝、水闸工程和机井星罗棋布,建成水库6300余座,塘坝约40万座,引提水工程约8.2万处,规模以上机电井约144万眼,形成一横多点的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
——跨流域调水工程格局逐步形成。为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建成通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中线一期工程的建成通水,对缓解广大北方地区、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个县(市、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南水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
引江济淮工程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沿淮、淮北地区及输水沿线工业和城乡生活供水不足问题,补充农业灌溉用水,形成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第二条水运通道。
20世纪50年代后期,江苏省开始提出江水北调输水设想,以后逐步实施完善。建成江都抽水站及沿线提水泵站,经9级提水送入南四湖下级湖;建成泰州引江河、通榆河等工程从长江引水,开挖三阳河,整治卤汀河、泰东河和里下河腹部河网,形成“两河引水、三线输水”的格局,向里下河地区和苏北东部沿海输水,对改造苏北东部低产田,开发利用滨海滩涂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中线一期以及引江济淮、苏北引江等工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四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格局。
(三)农村水利水电
——灌区建设改造。建成水库塘坝、河湖、机电井、引黄四大灌溉体系,设计灌溉面积达1.7亿亩,实灌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足1500万亩,增加到1.36亿亩,其中大中型灌区共有800处。水库塘坝灌区主要分布在山丘区,其中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河湖灌区主要分布于淮河及沂沭泗河中下游平原区,其中茨淮新河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165万亩;机电井灌区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广大平原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0万亩;引黄灌区分布于豫东、鲁西南黄河以南地区,其中大型引黄灌区13处。1998年开始对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改造,灌溉面积逐步得到恢复扩大,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得到较大提升,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节水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坚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采取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等多种措施,改善农村饮水条件;21世纪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解决水量、水质不达标和用水不方便的问题;其后各地以水源保证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着力创新和完善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流域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9万余处,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供水保证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助推决胜脱贫攻坚战。
——农村小水电建设。流域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支流上游、中游山丘区,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81.6万千瓦。结合佛子岭水库等水利工程修建了一些水电站,1982、2003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修建了一批小水电站,截至2019年年底,已建和在建的小水电站394座,装机容量为54万千瓦,占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66%,年发电量15.2亿千瓦时。小水电的建设和发展,缓解了大电网难以顾及的偏远山区用电困难,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四)水利信息化
——信息采集体系。新中国治淮初期,淮河流域零星分散各类水文测站23处。70年来,淮委和流域各省不断优化水文监测站网,扩大控制区域,增加观测要素,提高监测密度,形成各类水文测站7449处,其中省界水资源监测站81处。建成由1个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4个省中心和35个省属分中心等组成的监测网络,建成1643处水质站,其中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站28处。建成由1个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4个省级总站、12个监测分站和32个监测站点等组成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监测指标体系不断完善,监测设备和技术日趋自动化。
——网络通信体系。淮委和流域各省相继建成数字微波、行蓄洪区应急通信、卫星通信等系统,完成淮河水利通信网组建,并接入全国水利通信网;流域各级水利部门紧跟互联网技术发展,逐步建成计算机局域网络,与全国水利信息网互联,形成流域水利专网。流域水利专网与通信网不断扩展完善,共同构成淮河水利网络通信体系并具备安全、稳定的服务能力,为数据采集传输、视频会商、工程监控、云计算存储、数据容灾备份等提供重要支撑。
——水利数据中心。多年来,流域各级水利部门积累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程运行管理和水利政务等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支撑重要应用的数据库。2015年以来,淮委及流域各省相继开展数据资源整合,建立中心共享数据库和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基本实现了重要业务数据的交换共享,初步形成流域水利数据中心,提升了数据资源存储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
——综合政务应用。淮委及流域各省均已建成电子政务、防汛抗旱指挥、国家水资源监控等综合应用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政务应用体系,应用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了政务办公、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应用系统整合稳步推进,已建成淮河一张图、综合应用门户等综合性、协同性的应用系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不断融合创新。
——网络安全保障。淮委及流域各省均已建立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实现重要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的分级保护。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和新时期网络安全的工作要求,正逐步开展安全态势感知与主动防御能力建设,推进网络安全可控技术的不断应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